找到相关内容248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1)

      南岳大乘止观法门   慧思   紫朱頔   两浙路劝农使兼提点刑狱公事朝奉大夫行尚书度支员外郎护军借紫朱頔撰   鹤林示灭而来贤圣应世者非一。咸以六度万行通达大智。安住于法界拔济于群迷。金文宝轴具载于诸法之藏。若夫空一切法证一切性。不于三界现其身。意达正觉之真源显毗卢之实相。则见乎南岳大师之止观也。大师灵山佛会之圣众三世化缘。于衡岫密承佛旨亲听法音。总马鸣龙树之心要。具菩提涅槃之了义...

    慧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21880942.html
  • 从修止观到说止观--天台智者大师创建止观学说的过程

    从修止观到说止观--天台智者大师创建止观学说的过程  提要:本文借用元照在《小止观序》中所指的「承」、「悟」、「修」、「说」四个环节,考察天台智顗远绍释迦牟尼、龙树,近承慧文、慧思的法脉道统,在大苏山慧思门下证悟法华三昧,进而入天台山头陀苦行,最后出山弘传止观学说的过程。智顗一生历经二个「自行化他」的修道过程,他的主要贡献是将慧文、慧思开创的止观法门体系化,使禅师自身修证实践的「行止观」,变为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15466276.html
  • 《坐忘论》与佛教禅定止观法门

    《坐忘论》与佛教禅定止观法门  包其锐  通过对司马承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背景来看,司马承祯受到佛教思想之影响是可以肯定的。而通过对《坐忘论》思想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禅定止观法门吸收和改造之上。  禅定止观是佛教十分重要的修行法门。“禅”是梵语dhyāna(音译“禅那”)的略称,汉译是思维修、静虑、摄念,即冥想的意思。与禅的涵义相应的梵语还有Samādhi,音译三摩地、三昧...

    包其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30070151.html
  • 论天台宗智顗止观体系的建立过程

      论天台宗智顗止观体系的建立过程   一、前言   天台宗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的第一个宗派,对中国佛教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彻底的研究。近代以来,学者们已经为此做了大量...摩诃止观》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在其晚年思想最成熟时讲述的,由其弟子灌顶记录整理。在这部书里,智顗以止观为中心,建立起了自己体悟的整个佛法修学体系。   我们知道佛教的根本理论为缘起说,对于有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1245279050.html
  • 把握解脱命脉——止观学修刍议

    把握解脱命脉——止观学修刍议  《俱舍论》中说:“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此说所有的佛法分为教、证两大部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内涵。“教正法”是指导修持的思想理论体系,即经、律、论三藏。“证正法...特别是对于禅定和空观的修学,更是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这是由于止观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因为止观是佛法内涵中的精髓,是解脱的命脉,无论是小乘的解脱还是大乘佛果的成就都有赖于此。但由于止观的本质和内涵很难把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5352453.html
  • 如何修持止观法门(二)

    如何修持止观法门(二)  觉修  【修持止观的具体方法】  修习止观法门,还要有肋缘,就是“方便行”。(1)要立下志愿,决心修持止观法门进入圣道。(2)要精进修持。坚持禁戒,舍弃五盖,订定修持计划,...乐,是无漏无为,永离生死,与苦长别。名之为巧慧。旧一心分明“非智不禅,非禅不智”。“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一,因此“一心决定修行止观,心如金刚”,连“天魔外道不能沮坏”。  从智者大师...

    觉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31267549.html
  • 止于一念

      我们门下“止于一念”的认识,以静坐的止于一念来说,是静静的坐在那个地方,然后把意念摆在鼻尖,使自己静下来,也就是止于鼻端这一念,而慢慢收摄自己的意念,这是静坐的一种方法。   谈止观的这种止于一念的训练方式又不一样,静坐的止于一念到最后,连止于鼻尖这一念都不要去执著,也就是说止于一念的最后结果,可以让自己进入至定境或进入空境,可是止观的止于一念就有所不同,也就是它不是一个空,讲到止于...

    佚名

    |止观|禅修|禅定|念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12/2005533487.html
  • 修持的方法

    于不散乱之精神作用,或即指其凝然寂静之状态。其修学方法,依天台智者大师的“小止观”中所云,正修之前须具足二十五方便,二十五方便分为五科,即:   1.具五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

    智海法师

    |止观|定慧|禅定|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3/1435588295.html
  • 圆顿止观的哲学意义(2)

      圆顿止观的哲学意义   ◎戈国龙   (接上期)   三   智者由《中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而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谛圆融境,此是“缘起性空”之...是三谛圆融不思议境,圆顿止观即是直接契证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不思议境而通达诸法实相,这是开决了诸权教的饮第法门而圆说者,一方面圆顿止观不离诸次第观,由次第观可令圆顿观在思议层次上开显,一方面诸权教之次第...

    戈国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451083499.html
  • 人无我法无我与止观的实践

    人无我法无我与止观的实践   王文雄   止观是佛法的实践,是观心门,在于制心一处,而能处世无碍.也是禅定的工夫.禅的第一步是离执,第二步是去执,由散乱心进入统一心,第三步是由统一心再进入无心达于无...也空。   就生活面上说,人无我,法无我即日常生活中,内心无虚妄分别。虚妄即不实在的意念,无利于实际生活的思想;分别心所起不必要的执著与追求的意念。   止观是学佛的实践,诚如无著把阿赖耶识认为是“无...

    王文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5360747.html